2024年苏州博物馆吴灶发海派玉雕艺术展(时间+作品)

导语 苏州博物馆特推出“向美而生·长三角非遗系列展览”的又一力作“吴灶发海派玉雕艺术展”,展览于3月21日-7月10日在苏州博物馆忠王府楠木厅与观众朋友们正式见面。

  具体展览位置

  苏州博物馆本馆(东北街204号)忠王府楠木厅

  温馨提示:

  苏州博物馆实行实名制分时预约参观制度。观众可通过官方渠道(苏博官网或微信小程序)提前一至七天进行预约(系统服务时间:每日8:00-23:00),并了解具体参观政策。

  实名入馆:

  到馆观众参观时请在预约时段内走预约入馆通道,须出示预约信息及本人身份证或护照原件(未办理身份证的未成年人须出示户口本)。

  行李寄存:

  如有大件行李物品,本馆(东北街204号)观众请至正门对面观众服务中心,先寄存,后入馆;西馆(长江路399号)观众请至馆内观众服务中心(正门北侧)寄存。

  作品赏析:

  “自然唯美,真实生动”是吴灶发先生对花鸟玉雕创作的追求,无论是荷池间掠过的飞鸟,苍松下傲立的白鹤;亦或是寻芳的舞蝶,击水的红鲤。它们自然,所以和谐淳雅;它们真实,所以引人共情。

  1.《清和雅韵》

  花叶内包裹着的,是一池宁静的荷塘。飞鸟从花间穿过,打破宁静,惊醒一池幽梦。

  2.《揽月》

  一株古松森秀苍郁,梢间挂着一轮圆月。两羽白鹤于松前月下,一仰一俯,卓然而立。

  3.《花样年华》

  鲜艳的牡丹花随风浮动,蝴蝶寻香而来,飘落于花间。

  4.《子非鱼》

  红鲤跃出水面,溅起珠花点点,水波扬起,荷花摇荡。

  5.《春潮金鹭》

  籽料外观近乎完美,为保形保料,仅在破皮处精心刻出一只静静伫立的鹭鸟。

  6.《芙蕖振鹭》

  荷叶重重相互掩映,荷叶之上探出一朵盛开的荷花,两只白鹭于花下觅食游戏。

  7.《沧海腾龙》

  龙的造型独特,龙首雕刻细致,龙身与龙爪作简练抽象的卷草形。整体自然流畅,别具一格。

  8.《天地衡运》

  白玉雕成的龙风姿雄伟,红皮雕刻的凤美仪翩翩,对比强烈。

  9.《福寿双全》

  蝙蝠与“福”谐音,因此多用以指代福运;寿桃则是长寿的象征。五只蝙蝠攀附于寿桃之上,既是五福俱全,也有福寿双全之意。

  10.《兰香竹韵》

  竹枝斜伸向下,小雀立于枝头俯身张望,顺着小雀的目光可见两株兰草静静暗吐幽香。

  11.《春消息》

  玉兰斜倚于山石,枝头的玉兰花朵朵绽放;小雀立于玉兰枝头啼鸣,引得同伴振翅飞来。

  12.《十大名花》

  白玉牌上浮雕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不同风采。花卉生动细腻,又与禽鸟、蝴蝶搭配,每一件都是绝妙的花鸟佳作。

  吴灶发: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玉雕)代表性传承人

  1977年出生于江西婺源,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1995年开始投身玉雕艺术创作,师从上海玉雕厂高级技师郎力军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袁新根两位先生。2004年成立个人玉雕工作室“尚凡玉舍”,开始专研创作籽料花鸟玉雕作品。

  主要获奖经历:

  2009年作品《形影不离》获中国玉器 “百花奖”金奖

  2009年作品《春风得意》获“天工奖”金奖

  2009年作品《教子》获中国玉器“百花奖-深圳”银奖

  2009年作品《五子登科》获“天工奖”银奖

  2010年作品《龙凤呈祥》获中国玉器“百花奖-北京”金奖

  2010年作品《路路连科》获“天工奖”银奖

  2011年作品《鹰龙》获中国玉器“百花奖-莆田”金奖

  2012年作品《松鹤延年》获中国玉器“百花奖-北京”金奖

  2014年作品《十大名花》获“天工奖”金奖

  2015年作品《路路连科》获中国玉器“百花奖-北京”金奖

  2016年作品《荷塘清韵》获中国玉器“百花奖-北京”金奖

  2016年作品《松鹤延年》获“天工奖”金奖

  2020年作品《双栖》获“天工奖”银奖

温馨提示:微信公众号搜索【苏州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苏博】可获取苏州博物馆官网预约入口、导览手册、语音讲解、附近停车查询、游玩指南等。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