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泽古镇古八景介绍

导语 震泽有八景,慈云夕照、飞阁风帆、虹桥晚眺、张墩怀古、复古桃源、范蠡钓台、康庄别墅、普济钟声。深厚的文化底蕴,绝佳的生态环境,赋予这片土地绝色八景。

  震泽古八景——慈云夕照

  慈云禅寺位于震泽古镇之东,原名广济寺,始建于宋咸淳年间。明正统中重修。天顺中钦赐“慈云禅寺”匾额,万历五年乌程翰林学士、南浔百姓楼主人董份、震泽吴秀再修。寺内的慈云寺塔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六面五层,砖木结构,总高38.44米。宝塔飞檐高翘,风铃挂角,雄伟秀丽兼而有之。在古代,慈云寺塔不但是震泽也是吴越交界地带的标志性建筑。

  每逢春秋佳日,夕阳西照之际,登塔之最高层,震泽万家街市尽收眼底;北望洞庭,南眺麻漾,令人思绪浩茫。此时,絮云朵朵,霞光万道,落日余辉斜照古塔,犹似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图。这就是被称为震泽八景之首的“慈云夕照”。

  震泽古八景——飞阁风帆

  源自天目山脉的荻塘河穿镇而过,在镇东河道交叉,南侧近左岸处有浮墩一座,将河水分为两支,故俗名“分水墩”。初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在墩的中央建造了“文昌阁”, 道光二十年(1840),震泽人徐学健等人又重修了文昌阁。1965年巷道部门将墩基炸毁清除,2007年震泽镇根据社会各界人士建议重建文昌阁,重塑震泽古八景之一“飞阁风帆”。

  旧时文昌阁和慈云寺塔互为犄角,为镇上的最高建筑。每逢重阳,镇上人纷纷登此一阁一塔以俯瞰往来帆船,阁帆相映,景色绝佳。清朝诗人张芹还以“水流天目至,山色洞庭来”描绘重阳登阁所见,极为精到。江南山水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

  震泽古八景——普济钟声

  镇西原有普济寺,宋元丰元年(1078)建,为镇内古刹之一。寺毁于兵燹。清光绪初重建。旧时,普济禅寺以“钟声、古柏、石刻”三绝闻名,“普济钟声”乐声悠扬回荡,惜乎普济寺屡遭战乱,日军侵入时被毁。现时听钟声、观石刻只能移步慈云寺了。

  震泽古八景——虹桥晚眺

  虹桥,初建无考,拱形单孔,平缓俊秀,原离慈云寺塔不远。月夜,塔影映于桥下。清代太史倪师孟,曾咏《虹桥晚眺》诗:“寺拥残霞明雁塔,波浮新月落虹桥”,由此而得名。民国二十四年(1935)虹桥迁移至镇北。

  震泽古八景——张墩怀古

  震泽镇北郊(现三扇村),距镇两公里有一湖泊,长近9公里,面积8800余亩,古时俗称牛娘湖或牛羊湖,现名长漾。湖中一土丘,广约两亩,四面环水,相传唐代高士张志和钓鱼在此,故名张墩。墩上有浮玉庵,民间传说它“大旱不见水低,大涝不见水高,与波上下自浮水面”,与湖水同时上下浮,极为神奇,土墩因此名为“浮玉”。乾隆年间的《震泽县志》记载:“湖中有浮玉墩。”百年风云,震泽多难,而今张墩已无踪迹只剩茫茫一片烟波。

  震泽古八景——康庄别墅

  康庄别墅位于震泽镇南之匡字圩,明万历年间(1573—1619)吴秀林居时所筑。康庄别墅因吴秀林之别号,又称匡庐,与江西庐山同名,寓意人间仙境。民国十九年春,震泽沈求我的父亲沈秩安等人募款修缮别墅,竭力保存康庄文物。但终因无人管理,无篱墙违禁,任人放牧砍伐,一代名园终成杂草丛生的一摊黄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吴江县组织文物普查时,搜集到康庄残碑20余块,现存慈云禅寺内。

  震泽古八景——复古桃源

  镇中花山头,原有一土丘,实为古墓,旁有桃源洞,为宋礼部侍郎杨绍云所建。明通判沈有光于故址复筑,叠石为山,凿坎为池,题为“复古桃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复古桃源”的旧址已是震泽山泉蔬菜,如今,山泉书场亦不复再现,“复古桃源”处已为一片民房。

  震泽古八景——范蠡钓台

  范蠡钓台位于震泽镇蠡泽村。相传范蠡灭吴功成后,携西施“出三江,涉五湖”漫游于太湖一代,隐居在蠡泽沙泥荡(斩龙潭)时,请能工巧匠在严墓塘东岸水边造屋安家,又叠石砌造阶梯型钓鱼台为矶,垂钓于此。今钓台已毁。

关注更新
返回本地宝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