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详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
不需要融资 事业单位 | 学术/科研
事业单位
高校
发布时间: 2025-03-13 10:3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招聘

  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Institute for Innovative Medical Devices, iMED)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与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联合发起的前沿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于2023年。目前,研究院由葛均波院士担任创始院长,其科研队伍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长江学者讲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中科院百人计划顶尖人才为核心,以海内外优秀青年博士为骨干力量,凝聚了一支拥有30位全职/双聘科研人员的高水平研究队伍,目前中心的人员规模已近200人。

  1. 创新医疗器械研究团队(iMIND)

  团队带头人简介:潘挺睿教授,是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IMBE)和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Fellow,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现为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离电传感技术发明人,归国前为美国加州大学终身教授,微纳米制造中心联合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离电感知与触觉智能,数字医疗与穿戴设备,数字微流控与生物芯片。

  课题组网页:https://faculty.ustc.edu.cn/pantingrui

  2. 多模态影像与血管化研究团队(MBIT)

  团队带头人简介:徐晓嵘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物理学会(Institute of Physics)会士、国际光电工程学会(SPIE)资深会员,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终身教授。

  课题组网页:https://sz.ustc.edu.cn/rcdw_show/44.html

  3. 激光集成纳米工程团队(LINE)

  团队带头人简介:杨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中科院人才计划(择优),安徽省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姑苏创新青年领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激光微纳制造技术及微纳生物医疗器件设计、制造及应用。

  课题组网页:https://faculty.ustc.edu.cn/Yang_Liang

  4. 生物3D打印团队(uLAB)

  团队带头人简介:游尚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组织工程、生物3D打印、微纳3D制造。

  课题组网页:https://faculty.ustc.edu.cn/youshangting

  5. SIS团队

  团队带头人简介:戴懿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值同位素的纳米催化和生物合成。

  课题组网页:https://faculty.ustc.edu.cn/daiyitao

▼若表格显示不全 请左右划动查看▼

姓名

职位

个人介绍

孙明斋

特任研究员

https://sz.ustc.edu.cn/rcdw_show/160.html

叶海航

特任研究员

https://sz.ustc.edu.cn/rcdw_show/109.html

常煜

特任研究员

https://sz.ustc.edu.cn/rcdw_show/161.html

申书伟

特任副研究员

https://sz.ustc.edu.cn/rcdw_show/55.html

叶旻

特任副研究员

https://sz.ustc.edu.cn/rcdw_show/189.html

王慧枝

特任副研究员

https://sz.ustc.edu.cn/rcdw_show/236.html

江晶洁

特任副研究员

https://sz.ustc.edu.cn/rcdw_show/219.html

汪若江

助理研究员

https://sz.ustc.edu.cn/rcdw_show/102.html

龚江东

助理研究员

https://sz.ustc.edu.cn/rcdw_show/173.html

张雨生

助理研究员

https://sz.ustc.edu.cn/rcdw_show/199.html

张如

助理研究员

/

  Ø 招聘岗位

  实习生:若干

  Ø 岗位要求

  一、 实习生1-传感器方向:

  一)职位描述:

  1、参与传感器加工工艺的开发与优化,包括材料制备、微纳加工、封装测试等环节;

  2、协助科研人员进行传感器原型的设计、加工及性能测试;

  3、参与实验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4、协助解决传感器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优化工艺流程;

  5、参与实验室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二)岗位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物理、化学、机械工程、微电子等相关专业;

  2、了解传感器基本原理及加工工艺,熟悉微纳加工技术者优先;

  3、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使用常见的实验室设备;

  4、有传感器测试或表征设备(如SEM、AFM、电性能测试仪等)使用经验者优先。

  二、实习生2-微流控方向:

  一)职位描述:

  1、参与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加工与测试,包括芯片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工艺优化等;

  2、协助科研人员进行微流控实验平台的搭建与调试;

  3、参与微流控芯片在生物医学、化学分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4、负责实验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二)岗位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生物工程、化学工程、分析化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

  2、熟悉微流控器件设计、加工和表征方法,例如光刻、软光刻、3D打印等;

  3、掌握微流控芯片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例如细胞培养、药物筛选、生物传感等;

  4、具备良好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5、具有微流控芯片相关项目经验;

  6、熟悉COMSOL Multiphysics等仿真软件。

  三、实习生3-光学方向:

  一)职位描述:

  1、参与光学微加工仪器研发和测试;

  2、参与实验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3、协助解决光学微加工仪器设计与搭建过程中的光学、机械、电子、软件技术问题;

  5、参与实验室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二)岗位要求:

  1、硕士及以上学历,光学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物理等相关专业;

  2、了解光学工程原理,有光学系统设计和搭建经验者优先;

  3、具备程序设计能力,有编程使用电脑控制外设经验者优先;

  4、有搭建光学加工系统、光学成像系统、光学测量系统经验者优先。

  四、实习生4-生物力学方向:

  一)职位描述:

  1、协助团队进行生物力学相关实验的设计、实施与数据分析;

  2、参与生物力学模型的构建与仿真分析;

  3、协助撰写实验报告、研究论文或技术文档;

  4、参与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二)岗位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生物力学、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运动科学、力学等相关专业;

  2、 熟悉生物力学基本原理,了解人体运动学、动力学等知识;

  3、 掌握至少一种仿真分析软件(如ANSYS、Abaqus、OpenSim等);

  4、 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如Python、MATLAB等)者优先;

  5、 有实验操作经验或数据分析经验者优先;

  五、实习生5-机器人方向:

  一)职位描述:

  1、协助开发和测试机器人系统;

  2、参与机器人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3、进行数据分析和性能优化;

  4、编写技术文档和报告;

  5、参与团队会议和项目讨论。

  二)岗位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或相关专业;

  2、对机器人技术有浓厚兴趣,有相关项目经验者优先;

  3、熟悉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Python、C++、Java等);

  4、具备良好的数学和算法基础。

  六、实习生6-BioMEMS方向:

  一)职位描述:

  1、协助进行细胞培养和细胞房维护;

  2、协助开发和测试细胞电生理系统;

  3、进行数据分析和器件性能优化;

  4、编写技术文档和报告;

  5、参与团队会议和项目讨论。

  二)岗位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生物医学、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或相关专业;

  2、对生物医疗芯片、微机电系统有浓厚兴趣;

  3、具备细胞培养、电生理相关项目经验者优先。

  七、实习生7-合成生物学方向:

  一)职位描述:

  1、协助开发和研制高值同位素化学品的生物合成路线;

  2、参与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和科学表征工作;

  3、进行数据分析和性能优化;

  4、编写技术文档和报告,参与实验室日常管理与维护;

  5、参与团队会议和项目讨论。

  二)岗位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相关领域背景,具有合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经验的优先录取;

  2、具有优秀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独立开展科研项目;

  3、预备申请博士研究生者优先考虑;

  4、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Ø 工作地点

  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16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

  Ø 岗位待遇

  工资和福利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Ø 申请方式

  1. 自发布招聘通知之日起,凡符合应聘条件者均可报名;

  2. 符合条件的应聘者,请将简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iMED@ustc.edu.cn,命名为XXX+学校+学历+岗位X。

  3. 初选合格者,将电话通知本人参加面试。

  本招聘长期有效,欢迎优秀人才随时申请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本地宝苏州招聘】,关注后对话框回复【事业】可获取苏州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招聘岗位、报名时间及方式、考核方式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