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中国人民大学智慧治理学院教师招聘公告 (学校事业编)
为加快推进智慧治理领域相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智库建设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智慧治理学院现面向社会招聘一批专业教师,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智慧治理学院简介
智慧治理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推动“新文科”与“新工科”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深度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设立的学院,主要负责智慧治理领域相关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智库建设等任务,致力于为全球智慧治理贡献中国样本和中国方案,构筑“新文科”与“新工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智慧治理学院是学校学科战略布局中实施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工作的前沿阵地。学院以服务数字时代国家发展与治理为根本目标,紧扣数字中国建设战略需求,扎根社会治理、智慧城市、乡村振兴、产业转型、金融科技、智慧医养、生态文明建设、全球治理等重要场景,积极推进面向世界的基础人才培养、面向未来的治理技术研发、面向社会的治理创新设计、面向发展的智慧治理咨政,为数字化赋能创新中国、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智慧治理学院设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秉持开放务实的办学理念,与苏州人工智能学院(苏州人工智能实验室)紧密合作,依托智慧治理交叉学科建设,正在构建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学院设有智慧治理博士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博士点和数字经济、金融、电子信息等专业学位硕士点,并于2024年9月迎来首批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目前,智慧治理学院正在全面强化专职教师、派驻教师、课程教师三支队伍建设,迅速推进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专业硕士点和本科专业设置,深化“场景式、项目制、团队化”育人改革,走新路、开新局、创一流,全面支撑苏州校区建成“新增长极、新引擎、新战略支点”,深度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招聘岗位、任职条件及申报注意事项
▼若表格显示不全 请左右划动查看▼
岗位名称
|
教师岗位 |
岗位类型
|
教师 |
岗位职责
|
(一)立德树人,潜心治学,开展高水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 (二)助力所在学科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推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三)完成受聘岗位考核要求。 |
任职条件
|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未有不当言行,遵纪守法、师德高尚、学风端正、治学严谨、为人师表、身心健康,热爱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敬业精神和协作精神; (二)从事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工商管理、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方向研究,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具备履行相应岗位职责的能力; (三)关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国家发展治理的深刻影响,有意向扎根数字化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平台经济、金融科技、社会治理、智慧城市、乡村振兴、智慧医养、生态环境治理、全球治理等治理场景之一,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拔尖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工作,参与构建中国自主的智慧治理知识体系; (四)招聘对象为调动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海外留学回国人员等。 |
专业要求
|
理论经济学(0201)、应用经济学(0202)、社会学(0303)、公共管理学(1204)、数学(07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智能科学与技术(1405),参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 |
最低学位要求
|
博士 |
招聘人数
|
10 |
年龄要求
|
应聘教授岗位者一般不超过45周岁;应聘副教授岗位者一般不超过40周岁;应聘讲师岗位者一般不超过35周岁。 以上年龄要求对女性应聘者放宽1岁。 |
职称要求
|
应聘教授岗位者应具有正高级职称,应聘副教授岗位者应具有高级及以上职称,应聘讲师岗位者无职称要求。 |
政治面貌要求
|
无 |
详情请登录中国人民大学人才招聘网查询及报名,网址:
岗位有效期截至2025年12月31日。本岗位采取滚动招聘方式,学院计划于3月、6月、9月下旬组织三次面试,分别面向3月23日前、6月15日前、9月21日前提交申请的应聘人员。请有意申请者尽早提交应聘申请,如遇系统问题,可先发送简历至suhr@ruc.edu.cn。
三、工作联系
如有疑问,可咨询苏州校区人才人事部。
联系人:王老师、郑老师
联系电话:0512-62605239
邮箱:suhr@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智慧治理学院
2025年3月15日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本地宝苏州招聘】,关注后对话框回复【高校】可获取苏州高校招聘公告、招聘岗位、报名时间及方式、考核方式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