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震室外应急避难场所一览

导语 连日来,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也数次发生5.0级以上的地震。一周内多国遭遇强震,杞人忧天也好,未雨绸缪也罢,不管怎样,面对大自然的灾难,人类总是渺小的,所以还是防患于未然吧。今天香味大家介绍苏州地震室外应急避难场所

  苏州共设置了室外避难场所16处:

  1、桐泾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桐泾公园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是苏州市中心城区最大的市级公园。桐泾公园是我市首个国家I类标准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桐泾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完善、设施齐全。设计可容纳人数为3万人,紧急情况下可容纳5万人。

  2、苏州公园应急避难场所

  

  苏州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由苏州公园、体育场(含地下人防工程)和体育馆三部分组成,总面积8万平方米。2011年12月通过提升改造,增加了应急避难功能,成为国家I类标准的应急避难场所。 苏州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完善、设施齐全。设计可容纳人数为2万人,紧急情况下可容纳3万人。

  3、桂花公园应急避难场所

  

  桂花公园应急避难场所按照国家标准(GB21734-2008)I类应急避难场所设计建设,具备综合设施配置,设计可容纳人数为3万人,紧急情况下可容纳5万人,可安置受助人员30天以上。

  4、白洋湾湿地公园等六个应急避难场所

  

  白洋湾湿地公园、虎丘湿地公园、东汇公园、平江新城体育公园、东园、官渎里立交景观绿化带等六个应急避难场所总占地面积为227万平方米,2012年12月通过提升改造,增加了应急避难功能,成为应急避难场所。设计可容纳人数32万人,紧急情况下可容纳47万人。

  5、吴江芦荡湖湿地公园应急避难场所

  

  芦荡湖湿地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总面积32万平方米,是吴江最大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2014年与芦荡湖湿地公园同步建设完成,达到国家地震应急避难场所I类标准。芦荡湖湿地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完善,设施齐全,设计可容纳人数为5 万人,紧急情况下可容纳7万人。

  6、昆山滨江公园应急避难场所

  

  滨江公园避难场所位于柏庐大桥以东沿昆太路的滨江公园内,占地9万平方米,可容纳应急避险人员1万人。

  7、太仓金仓湖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金仓湖应急避难场所设计可容纳3万人,紧急情况下可容纳6万人,可安置受助人员30天以上。

  8、张家港两个应急避难场所

  

  梁丰生态园避难场所,建设规模约1200亩。

  

  暨阳湖生态园,规划面积4.41平方公里,中心景区1.56平方公里,其中绿地面积0.86平方公里(86万平方米),目前标识标牌已设置。并配有应急物资贮备仓库,采购了应急物资货架。

  9、常熟两个应急避难场所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分享本文到:

关闭
关注更新
返回首页